絳竹/青錢換酒/小竹子咬吸管。電腦版目錄戳【博客簡介】。行動版目錄戳【釵鈿墮處】或查看置頂。平時搞搞詩詞/歷史同人衍生/古風耽美/紅樓百合。所有活過的人物都有獨立的思想與生命,無論我的二次闡釋再如何生動,也無法真正代表他們。謹此聲明。
ᕕ ( . ᐛ ) ᕗ 溜了溜了。



自我介紹有兩個版本↓

【腐儒 ver.】
石鼓遺篇終隱淪,刀叢殘句竟誰陳。盤空硬語吟難曉,翡翠蘭苕寫未真。
莫哂英雄孤憤語,休欺才子耦耕身。案頭賸有雕蟲句,卻恥長揖拜路塵。

【腐女 ver.】
久負琴書我自知,同人何事更相疑。文從出世萌猶晚,書到今生廚已遲。
醉裡最憐遷客淚,醒時猶愧史臣詞。未妨笑我輕狂慣,若不輕狂枉學詩。

〈望嶽〉(0002)

岱宗夫如何①,齊魯青未了②。造化鍾神秀,陰陽割昏曉③。蕩胸生曾雲④,決眥入歸鳥⑤。會當凌絕頂⑥,一覽眾山小⑦。


-


▼題解

【黃鶴注】公《壯遊》詩云:「忤下考功第」、「放蕩齊趙間」,乃在開元二十四年(736)後,當是其時作。

【竹按】此注中華書局標點本引號位置有誤。「忤下」、「放蕩」非在〈壯遊〉之同一聯:「忤下考功第,獨辭京尹堂。放蕩齊趙間,裘馬頗清狂。」已為訂正。

《元和郡縣志》:泰山一曰岱宗,在兖州乾封縣西北三十里。


-


▼詩注

此望東嶽而作也。詩用四層寫意:首聯遠望之色,次聯近望之勢,三聯細望之景,末聯極望之情。上六實敘,下二虛摹。岱宗如何,意中遙想之詞。自齊至魯,其青未了,言嶽之高遠。拔地而起,神秀之所特鍾。矗天而峙,昏曉於此判割。二語奇峭。王嗣奭《杜臆》云:「蕩胸」句,狀襟懷之浩蕩。「決毗」句,狀眼界之空闊。公身在嶽麓,而神遊嶽頂,所云「一覽眾山小」者,已冥搜而得之矣,非必再登絕頂也。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。蕩胸由於曾雲之生,上二字因下。決毗而見歸鳥入處,下三字因上。上因下者,倒句也。下因上者,順句也。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。


《虞書》:「東巡狩,至於岱宗。」《前漢·郊祀志》:岱宗,泰山也。鄭昂曰:王者升中告代必於此山,又是山為五嶽之長,故曰岱宗。


《史記·貨殖傳》:「泰山之陽則魯,其陰則齊。」《子夜歌》:「寒衣尚未了。」


《莊子》:「造化之所始,陰陽之所變。」《左傳》:「天鍾美於是。」鍾,聚也。

孫綽《天台賦序》:「天台者,山嶽之神秀。」《老子》:「大制不割。」割,分也。曹輔佐對:「大人達觀,任化昏曉。」

徐增云:「山後為陰,日光不到故易昏。山前為陽,日光先臨故易曉。

【朱注】《封禪記》:泰山東隅有日觀峰,雞鳴時見日出,長三丈。即割昏曉之義。

 

張衡《南部賦》:「淯水蕩其胸。」馬融《廣成頌》:「動盪胸臆。」

《公羊傳》:「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天下者,泰山之雲也。」雲氣瀰漫飄蕩,如疊浪層波,對之心胸若搖。

庾肩吾詩:「層雲霾峻嶺。」

曹植《冬獵篇》:「張目決毗。」決,開也。毗,目眶也。曹植詩:「歸鳥赴喬林。」


周王褒詩:「絕頂目猶晴。」

沈約詩:「絕頂復孤圓。」


《世說》:王珣曰:「若使阡陌條暢,則一覽而盡。」

《揚子法言》:「登東嶽者,然後知眾山之峛崺也。」


▼集評

盧世㴶曰:公初登東嶽,似稍緊窄,然而曠甚。後望南嶽,似稍錯雜,然而肅甚。固不必登峰造極,而兩嶽真形已落其眼底。及觀《又上後園山腳》云:「昔我遊山東,憶戲東岳陽。窮秋立日觀,矯首望八荒。」則是業升岱宗之巔,而流覽無際矣,乃絕不另設專題以鋪張遊概,亦以《望嶽》一首已領其要,故不必再拈也。試思他人千萬語,有加於「齊魯青未了」者乎。


(仇)少陵以前題詠泰山者,有謝靈運、李白之詩。謝詩八句,上半古秀,而下卻平淺。李詩六章,中有佳句,而意多重複。此詩遁勁峭刻,可以俯視兩家矣。

(仇)龍門及此章,格似五律,但句中平仄未諧,蓋古詩之對偶者。而其氣骨崢嶸,體勢雄渾,能直駕齊梁以上。


-


▼補記

附上謝、李泰山詩:

〈泰山吟〉 ◎謝靈運

岱宗秀維岳,崔崒刺雲天。岝崿既嶮巇,觸石輒芊綿。登封瘞崇壇,降禪藏肅然。石閭何晻藹,明堂秘靈篇。
 

〈遊泰山六首〉 ◎李白(一作〈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〉

【竹按】太白此組詩,僅知作於四月,未透露明確年份線索,若題目異文可為編年準據,當作於天寶元年(742),在〈望嶽〉之後。子美所寫泰山,顯然並未從此借法。六首並觀,明顯遊覽淹留多日,每日所遊所見不同,並多神仙語,頗似六朝遊仙詩興象,與杜詩立意取象實是兩途,以「同題」直接比較實無意義。(參見:王琦注《李太白全集》,中冊,p.921,中華書局標點排印本,2006年)

其一

四月上泰山,石平御道開。六龍過萬壑,澗谷隨縈迴。馬跡繞碧峯,於今滿青苔。飛流灑絕巘,水急松聲哀。北眺崿嶂奇,傾崖向東摧。洞門閉石扇,地底興雲雷。登高望蓬流,想象金銀臺。天門一長嘯,萬里清風來。玉女四五人,飄颻下九垓。含笑引素手,遺我流霞杯。稽首再拜之,自愧非仙才。曠然小宇宙,棄世何悠哉。

其二

清曉騎白鹿,直上天門山。山際逢羽人,方瞳好容顏。捫蘿欲就語,卻掩青雲關。遺我鳥跡書,飄然落巖間。其字乃上古,讀之了不閑。感此三嘆息,從師方未還。

其三

平明登日觀,舉手開雲關。精神四飛揚,如出天地間。黃河從西來,窈窕入遠山。憑崖覽八極,目盡長空閒。偶然值青童,綠髮雙雲鬟。笑我晚學仙,蹉跎凋朱顏。躊躇忽不見,浩蕩難追攀。 

其四

清齋三千日,裂素寫道經。吟誦有所得,衆神衛我形。雲行信長風,颯若羽翼生。攀崖上日觀,伏檻窺東溟。海色動遠山,天雞已先鳴。銀臺出倒景,白浪翻長鯨。安得不死藥,高飛向蓬瀛。

其五

日觀東北傾,兩崖夾雙石。海水落眼前,天光遙空碧。千峯爭攢聚,萬壑絕凌歷。緬彼鶴上仙,去無雲中跡。長松入霄漢,遠望不盈尺。山花異人間,五月雪中白。終當遇安期,於此煉玉液。

其六

朝飲王母池,暝投天門關。獨抱綠綺琴,夜行青山間。山明月露白,夜靜松風歇。仙人遊碧峯,處處笙歌發。寂靜娛清輝,玉真連翠微。想象鸞鳳舞,飄颻龍虎衣。捫天摘匏瓜,恍惚不憶歸。舉手弄清淺,誤攀織女機。明晨坐相失,但見五雲飛。

【竹按】第六首中途轉韻,以今五言古風之慣常作法觀之,似屬較少見之偏格。然太白非近體五言詩時常如此,〈古風〉第二首即是。



▼檢索用

【單首編次】0002

【杜詩詳注txt檔案編次】


-2023/04/26 再校

评论

© 絳竹🍣鯨魚膾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