絳竹/青錢換酒/小竹子咬吸管。電腦版目錄戳【博客簡介】。行動版目錄戳【釵鈿墮處】或查看置頂。平時搞搞詩詞/歷史同人衍生/古風耽美/紅樓百合。所有活過的人物都有獨立的思想與生命,無論我的二次闡釋再如何生動,也無法真正代表他們。謹此聲明。
ᕕ ( . ᐛ ) ᕗ 溜了溜了。



自我介紹有兩個版本↓

【腐儒 ver.】
石鼓遺篇終隱淪,刀叢殘句竟誰陳。盤空硬語吟難曉,翡翠蘭苕寫未真。
莫哂英雄孤憤語,休欺才子耦耕身。案頭賸有雕蟲句,卻恥長揖拜路塵。

【腐女 ver.】
久負琴書我自知,同人何事更相疑。文從出世萌猶晚,書到今生廚已遲。
醉裡最憐遷客淚,醒時猶愧史臣詞。未妨笑我輕狂慣,若不輕狂枉學詩。

〈高都護驄馬行〉(0037)

▼題解

【仇注】按:高仙芝平小勃律,在天寶六載(747)。是年,大食諸部七十二國皆降附。八載(749),入朝,詩云「飄飄遠自流沙至」,又云「長安健兒不敢騎」,正其時也。九載(750),仙芝討石國,俘其王以獻,則知次年又往邊疆矣。此詩當是天寶八載所作。黃【鶴】云七載(748),梁【權道】云十一載(752),皆非。

《漢書·鄭吉傳》:吉威震西域,遂並護車師以西北道,故號都護。都護之置,自吉始焉。注:並護南北二道,故謂之都。


安西都護胡青驄①,聲價歘然來向東②。此馬臨陣久無敵③,與人一心成大功④。


【仇注】此言驄馬在邊,而有功行陣。

  

《舊唐書》:貞觀十七年(643),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。顯慶三年,移治龜茲國城。于闐以西,波斯以東,十六都護府隸焉。

《隋書》:西域吐谷渾有青海,中有小山,至冬冰合,嘗得波斯馬放入海,因生驄馬,日行千里,故時稱青海驄馬。胡青驄,猶《淮南子》所云胡駿馬。古詩:“躑躅青驄馬。”《廣韻》:“驄,馬青白色。”


《赭白馬賦》:“聲價隆振。”又:“歘聳擢以驚。”注:“歘,忽也。”

漢《天馬歌》:“天馬來,歷無草,徑千里,循東道。”


戴暠詩:“刀環臨陣鳴。”《史記》:項王謂亭長曰:“吾騎此馬五歲,所向無敵。”


《國語》:“戮力一心。”

《大戴禮》:“均馬力,齊馬心。”

應德璉《憫驥賦》:“展心力於知己兮。”

《史記》:廉頗曰:“我為趙將,有攻城野戰之大功。”


功成惠養隨所致①,飄飄遠自流沙至②。雄姿未受伏櫪恩③,猛氣猶思戰場利④。


【仇注】此言驄馬在廄,而不忘戰伐。


《赭白馬賦》:“願終惠養,蔭本枝兮。”


曹植詩:“飄飄隨長風。”

《元和郡縣志》:居延澤,在張掖縣東北一千六百里,即古流沙。《天馬歌》:“天馬來,從西極,涉流沙。”


《赭白馬賦》:“弭雄姿以奉引。”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馬不伏櫪,不可以趨道。”注:“伏櫪,謂伏槽櫪而秣之。”


《西征賦》:“何猛氣之咆勃。”

《戰國策》:張儀曰:“魏之地勢,固戰場也。”


腕促蹄高如踣鐵①,交河幾蹴曾冰裂②。五花散作雲滿身③,萬里方音汗流血④。


【仇注】此言其形相、精力之出群。上云流沙,此云交河,正見來自遠地也。


①《南都賦》:“馬踠餘足。”《相馬經》:“馬踠欲促,促則健,蹄欲高,高耐險峻。”

《齊民要術》:“馬踠欲促而大,其間才容靽,蹄欲得厚二三寸,硬如石。”踣,踏也。

【邵注】“踣鐵,言馬蹄之堅。”


《元和郡縣誌》:貞觀四年,於漢車師前王地置交河縣,取界內交河為名。交河源出縣北天山,分流城下。《一統志》:今為西番火州地。

【王洙注】唐安西去交河七十里。顧野王詩:“交河冰未堅。”

趙曰:東方朔《神異記》曰:北方有層冰萬里,厚百丈。詩言交河有層積之冰,馬幾度蹴踏之而破裂也。舊引顏賦“經玄蹄而雹散,歷素皮而冰裂”,非是。蓋賦謂騎射耳。玄蹄、素皮,皆射帖名,而雹散、冰裂,皆射帖聲,與馬踏冰裂之義無涉。


《名畫錄》:開元內廄,有飛黃、照夜、浮雲、五花之乘。丹元子《步天歌》:“五個花文王良星。”《李白集註》:“五花,馬毛色也。”又郭若虛云:五花者,剪鬃為瓣,或三花,或五花。白樂天詩“馬鬣剪三花”,此另一說。


《天馬歌》:“經萬里兮歸有德。”

《漢書》:李廣利獲汗血馬來。注:大宛舊有天馬種,蹋石汗血,汗從前肩髆小孔中出,如血。趙曰:“汗血之姿,非萬里無以見。”


長安壯兒不敢騎①,走過掣電傾城知②。青絲絡頭為君老③,何由卻出橫門道④。


【仇注】末用感慨作結,即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之意。此章四段,各四句。


鄭氏曰:長安,古雍州地,漢始都此。


崔豹《古今注》:“秦始皇有七馬,一曰追電。”

《隋書》:“長孫晟為總管,突厥畏之,見其赤馬稱為閃電。”趙注:“此言馬行如電,舉國皆知耳。”舊引傅玄詩“童女掣電策,童男挽雷車”,非其義。孫楚詩:“傾城遠追送”。注:“傾,猶盡也。”


古樂府:“青絲纏馬尾,黃金絡馬頭。”

  

《漢·西域傳》:“百官送至橫門外”。

《三輔黃圖》:“長安城北,出西頭第一門,曰橫門,其外有橋,曰橫橋。”

程大昌《雍錄》:“自橫門渡渭而西,即是趨西域之路。”

【遠注】出橫門道,言欲馳驅於戰場。


集評

◆張綖曰:凡詩人題詠,必胸次高超,下筆方能卓絕。此詩“雄姿未受伏櫪恩,猛氣猶思戰場利”,“青絲絡頭為君老,何由卻出橫門道”,如此狀物,不唯格韻特高,亦見少陵人品。若曹唐《病馬》詩:“一朝千里心猶在,曾敢潛忘秣飼恩。”乃乞兒語也。

◆王嗣奭曰:“與人一心成大功”,此盛讚馬德,即所謂“其堪託死生”也。下文猛氣思戰場,萬里看流血,壯兒不敢騎,卻出橫門道,節節俱蒙此意,寫得雄駿絕倫,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,洵足空前絕後矣。

◆胡應麟曰:七言古詩,概曰歌行。余漫考之,歌之名義,由來遠矣。《南風》、《擊壤》興於三代之前,《易水》、《越人》作於七雄之世,而篇什之盛,無如《騷》之《九歌》,皆七古所始也。漢則《安世》、《房中》、《郊祀》、《鼓吹》,鹹系歌名,並登樂府。或四言,上規風雅,或雜調,下仿《離騷》,名義雖同,體裁則異。孝武以還,樂府大演,《隴西》、《豫章》、《長安》、《京洛》、《東西門行》等,不可勝數,而行之名,於是著焉。較之歌曲,名雖小異,體實大同。至長、短、燕、鞠諸篇,合而一之,不復分別,又總而目之曰相和等歌。則知歌者,曲調之總名,原於上古。行者,歌中之一體,創自漢人,明矣。又曰:今人例以七言長短句為歌行,漢魏殊不爾也。諸歌行,有三言者,《郊祀歌》、《董逃行》之類;四言者,《安世歌》、《善哉行》之類;五言者,《長歌行》之類;六言者,《上留田》、《妾薄命》之類。純用七字而無雜言,全取平聲而無仄韻,則《柏梁》始之,《燕歌》、《白紵》皆此體。自唐人以七言長短為歌行,餘皆別類樂府矣。又曰:歌行,兆自《大風》、《垓下》,《四愁》、《燕歌》而後,六代寥寥,至唐大暢。王、楊四子,婉轉流麗,李、杜二家,逸宕縱橫。又曰:闔闢縱橫,變幻超忽,疾雷震電,悽風急雨,歌也。位置森嚴,筋脈聯絡,走月流雲,輕車熟路,行也。太白多近歌,少陵多近行。又曰:李、杜歌行,擴漢、魏而大之,而古質不及。盧、駱歌行衍齊梁而暢之,而富麗有餘。

【竹按】七言歌行與七言古詩貌雖相似,而源流不同,未可一概而論。歌行多用律句,轉韻終篇;約大曆貞元以後,刻意與律體分別之古詩,則少用律句、用韻有一韻到底之式,亦不以「歌」、「行」為題。


▼檢索用

【單首編次】0037

【杜詩詳注txt編次】041


-2023/05/31

-2023/07/28

评论 ( 3 )
热度 ( 2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絳竹🍣鯨魚膾 | Powered by LOFTER